第54章 爆发(4/5)

?”内阁陈山出班,“银课能为大明增加收入不假,但少得可怜;

    况且,矿产开采十分凶险,为此丢掉性命的劳工不在少数,望皇上三思。”

    “臣附议。”工部尚书王卺出班,“皇上岂可为小利,而舍大义,弃百姓不顾?”

    王质出班,“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上此举非明君所为,万一激起民怨,后果不堪设想。”

    这么快就开始铺垫了吗……朱祁镇心中冷笑,淡淡道:“太宗、宣宗时期,银课每年都是十几数十万两,那么高强度的开采,也没听说死了多少劳工;

    朕登基后每年银课多少,你们心里没点儿数?

    亦或说,你们的意思是,太宗皇帝、宣宗皇帝,皆不是明君?”

    这一大口锅扣下来,没人敢接。

    谁敢说个不是,朱祁镇分分钟剁了他,他们可以反驳,甚至詈骂活着的皇帝,最少还能占个‘忠言逆耳’的理;

    但要是说死去皇帝的不是,那性质就不一样了,说是反大明也不为过!

    朱祁镇断然道:“诸卿莫要再劝,朕意已决!散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行礼,很听话的没有再劝。

    因为没必要了,事态已经发展到这儿了,唯有一场大震荡,方能有人妥协。

    …

    自这日朝会过后,朝堂更加压抑,朝会上说话的人都少了。

    以至于很多人宁愿留折,也不愿在朝堂开口。

    日子一天天的过,君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更是到了整个朝会下来,群臣的话加在一起,还及不上朱祁镇一人说话多的地步。

    一个月后,福建来报,倭寇横行、百姓生计艰难,落草为寇者不在少数,矿场开采不顺,一连闹出了十数条人命……

    皇权不下乡,地方官绅的可操作性太大了。

    而地方官绅,又和京官关系密切,可以说,这些个京官能做到遥控指挥。

    当然,这种情况不是大明才有,历朝历代皆有,且之前更加跋扈。

    这也是自古皇帝,皆奉行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根本原因。

    非不愿,实不能也。

    宋太祖之所以发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