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陷阱(1/5)
“列阵,迎敌!”万民军主力大阵之前,李际遇横刀立马,沉着冷静的指挥着军阵之中的军兵。“嚯!”闻听军令,一众军士皆是呼喝响应。一面面盾牌竖起,一支支长枪放下,霎时间便在大阵之前形成了一片森森枪林。万民军的中军,护卫着李岩的部队,自然是万民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他们都是万民军中的甲士。他们大多都是从杞县起始便跟随着李岩一起南征北战,转战千里之地,长经训练,久习战阵。大部分的营镇都是这样的情况。他的目光始终的都放在远方那面正在逐渐靠拢的火红色大纛之上。那一份不安,来自于他心底的最深处。李岩的眼眸锐利,声音低沉。现在的万民军中新卒的比例占比最大,有二十余万人都是新卒,超过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不用侦骑的禀报,汉中军骑兵的动向也早就是被瓦罐子尽收于眼底。李岩进入洛阳,收降了罗泰和刘见义,还有王绍禹麾下的残兵,还有城中的守军,麾下的甲兵在这时也达到了六千之数。正是因为是装填式的火炮,所以佛朗机炮射速极快,尤其是前三轮射击,因为不需要向子炮之中装入弹丸。刚刚入伍的新兵被统一称之为新卒。因为中国古代的军队较多的原因,还有影视剧的影响,所以往往先入为主的认为披甲率极低。陈望似乎打算调动高谦北上,里应外合,主动出击,以打断攻城的进度。……之后一次的膨胀便是在进入洛阳之时。那隆隆的马蹄声犹如暴涨的河水一般响亮。很多人对于中国古代军队的披甲率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攻下洛阳,之所以转进开封,也是知晓开封城内的军兵大多不是跟着李仙风前来驰援洛阳,就是北渡黄河前往阳武、封丘等地清剿。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正规部队的披甲率并不低。每门佛朗机炮一般配备三门子炮。棉甲和布面铁甲的拥有量大概是一半一半。佛朗机炮,是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炮管、炮腹、子炮,由三部分组成。不过很快,这一份安定便被迅速的打破。纸面上这三营一共有七千人,但是实际上只有四千人出头,缺额了差不多半数。在前期的数次进剿之中,李岩连败河南兵马,缴获了不少的盔甲兵仗,就此一点一点的强大了起来,盔甲存有量也多了起来。当然,这只是仅限于战兵,辅兵们能有多少的盔甲,就看自己的营将有多大的本事了。棉甲大多质量相差不多,但是穿戴布面铁甲的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