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武侠修真> 第五形态> 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互助发展(1/3)

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互助发展(1/3)

    “他们通晓经书,品行端正,能宣传教化的法令!”“我推动学宫之事,看似给诸多人免除了徭役,但这些学生学业有成后也带来了政令通达!”郡守府中,文翁给镇元神君亲自办‘节’时,也极为努力推荐着自己在蜀郡教化的成果。他又不时回应张学舟一些疑问之处。“说来这还需要感谢你!”“感谢我?”“你可记得太平堰!”“记得!”“那太平堰鱼嘴处除了蛇害,河水灌入蒲阳,这些原本干涸的区域土地变良田,我们蜀郡新增耕种的肥沃田地近二十万亩,有了可种植的肥沃田地,你所提及的诸多矛盾迎刃而解!”“原来如此!”“这完全能弥补免徭役带来的损失!”经济发展才有基础培养人才,同时,人才培养了又会有力促进经济发展。短短数年,蜀郡城从难于推动学宫之事,进而转化到诸多人向往学文识字。张学舟和镇元神君所疑惑之处也在于此,读书带来的回报率太长久,如果吃不饱穿不暖几乎没可能产生读书的条件,而文翁则是在不断寻求推动学文识字时正好打破了禁锢,从而具备了相应的基础,从而导致蜀郡民风在不到十年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赤色联盟国在过往也是如此,数十年前的文盲率高得吓人,但在基因大爆炸后,不断丰衣足食下带来了文化方面的不断发展,甚至到了极卷的程度。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时光回转三十年,甚至只需要二十年,诸多学府毕业生都有足够资格成为高端人才。而蜀郡城当下的情况类似于赤色联盟国某个阶段。这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达成社会生产力更高的发展特征,哪怕张学舟也只剩下称赞。时代或许会禁锢很多人,但也有一些人不断向前开辟,在不断失败时也会带来成功的经验。张学舟连声赞叹,又不断追溯着蜀郡城变化的源头。文翁郡守则是时不时介绍,又时不时进行推荐。半晌,文翁郡守脸色不免一白,看向张学舟的目光都有了不同。得益于太平堰开凿分流带来的大量良田,文翁郡守走通了教化之路,但其他郡县难有蜀郡这种条件,想要重复蜀郡文风道路的难度显然会极高,一如他数年前那样尴尬。张学舟还不曾开口拒绝,文翁就很清楚学宫推广的困难。但蜀郡不是汉王朝境内第一富有的地区,有大量地区不适合做学宫的推广,但也必然存在部分富裕地区拥有这种推广的资格。朝廷政令少有针对一县一郡之地,而是会为了保持公平推向所有掌控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