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软肋(3/5)
太皇太后看了一眼向太后后,看到向太后也点头后,就道:“学士所言,老身和太后也是深以为然!”“不瞒学士,官家虽然年纪小,但聪俊的很呢!”“老身和太后这两个多月在宫中,教导官家读书,如今官家已经差不多读通了整本春秋!”“翰林学士也都说:闻汉明帝八岁通春秋,今官家八岁亦通春秋,我朝治世可期矣!”吕公著虽然早就听说过,少主在两宫辅佐下,读通了春秋。但亲自被两宫证实,还是让他震撼不已。于是,连忙拜贺:“皇帝陛下神睿早知,老臣为天下贺……”就听着太皇太后说道:“吕学士,天下名臣,必知天下君子所在……”“还请学士,举荐一二……”吕公著持着朝笏,再拜说道:“老臣惶恐,陛下读书之事,本不该干预……然为天下社稷……”“老臣斗胆,试为两宫慈圣举之……”“承议郎臣程颢,天下宗儒,国家名士……”两宫听着都是点头。这个人司马光也推荐过,文太师也保举过,重要的是——官家对其印象也好,前些时日听说他得病后,甚至以急脚马递送去御药和慰勉。汴京士民听说了后,都说官家尊师重道,实在是天下的幸事!吕公著继续说道:“此外,臣听说直龙图阁知成都府臣吕大防,大儒子弟,文采惊艳,且久历地方州郡,实乃经筵不次之选……”两宫互相看了看,对这个人选也很满意。吕大防她们还是有印象的,尤其是其师张载的那四句话,让两宫记忆深刻。“再者,直龙图阁、新知庆州臣范纯仁,乃先代名臣之子,曾随国朝大儒求学……”吕公著一连推荐了七八个人。除了程颢、范纯仁和司马光推荐的人选重叠外。其他人选都发生了变化。譬如说,司马光推荐苏轼,吕公著却推荐了苏轼的弟弟苏辙。此外,像是王岩叟、刘挚、范百禄等赵煦熟悉的名字,也出现在其中。从这里就能看出司马光和吕公著的区别了。司马光推荐的人,几乎都是他认识的,见过的名士。而吕公著推荐的人,却都是在地方上为官的。当然,吕公著和司马光是相同的。他们推荐的每一个人都是铁杆的旧党!尤其是吕公著推荐的这些人里,像苏辙、刘挚这样的人,全部是旧党里的激进派。什么叫激进派?没有我激进的,都是邪党小人!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这些入朝后,谁都敢骂,谁都敢喷。包括举荐他们的吕公著!这怎么可以?赵煦想了想,就打算给吕公著加点料。于是,他扭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