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一十章 金融工具人(2)(1/5)

第四百一十章 金融工具人(2)(1/5)

    黄良瑟瑟发抖的趴在地上,心中无数念头都在纷飞。官家说这些话什么意思?官家是在敲打我?还是在鼓励我?他长长的吁出一口气,然后一咬牙,心道:“赌了!”这个时代的福建人的赌性本来就很大。脑子也都非常灵活!所以,才能有那么多的商业创新,出现在福建,也才能走出那么多的进士。是的,在大宋现在的情形下。其实进士的多少,已经和经济发达与否,直接成正比了。除了开封府这个怪胎外,将历代以来科举进士名单,以及宰执籍贯们整理一下就可以知道了。大宋现在,进士最多的地方,集中在两淮、两浙、福建、江西。宰执也大量出自这些地区。而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商业氛围兴盛的地区。为什么是这些地方?因为发达的商业,让这些地方的人,可以培养大量读书人。这反过来,又反哺了当地的教育产业。大量书院、学院遍地开花,读书人可以很方便的出游交际。由此不断形成正向循环。像福建,从国初的科举战五渣,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冠绝天下的科举强路。福建士子在大宋官场上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人,连读书都读不安稳。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载。张载年轻的时候,曾起意投笔从戎!为什么?因为当时的陕西,已经连一张安静读书的书桌都放不下了!哪怕到今天,陕西各路军州,也依然如此。于是,陕西发解试出来的举人,到了汴京根本卷不过别的地方的人。陕西进士数量,在整个大宋排在倒数。甚至可能还不如,素来被人视为畏途的两广。这就是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投入越多,教育越强,教育越强,投入越多。下定决心,黄良摒弃掉自己的其他情绪和犹豫,他顿首再拜:“官家教训的是!”“错非官家提点,草民几酿大祸。”“草民惶恐……不敢欺瞒官家,草民之所以起意要做这钱引买卖,本无大志,只是目睹长久以来,天下商贾周转钱帛之不便,又尝读圣人之书,知圣人教化,于是起意以钱引铺便利天下,用飞钱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买卖!”这对他来说,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那位少年官家,是有意扶持于他。证据就是,官家自己说了——此事做得好了,利国利民。于是,他押上一切。搜刮了脑子里能想到的一切词汇,来为他的行为张目。但内心的忐忑,却是无比剧烈。一旦赌错了……黄良知道自己的下场!死都是轻的,连累家族,祸及妻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