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和(2/9)
千五为宋军保护侧翼,其他各地土司,纷纷起兵或为宋军转运粮草,或协助宋军行动。)而现在……保守估计,宋军兵马在十万上下。其中六万以上,都是交趾北方的土官、豪族兵马。虽然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阵仗经验的侗丁,属于乌合之众,指挥更是乱七八糟,互不统属。彼此之间,甚至频繁的出现火并、斗殴。但就是这样一支七拼八凑的军队,已将交趾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拿了下来(虽然大部分地方,根本没有发生战斗,就是当地土官,把交趾派来的官员一杀,当地的读书人一清洗,然后就宣布归义大宋,奉表称臣)。而且,还将交趾北方主力,都给围住了。就在昨天,苏子元派人快马来报:王师已克七源城,交贼伪七源州知州、刺史等皆死,斩俘贼兵万余。只能说,交趾兵马确实暗弱!他们过去能阻挡王师,靠的全是地理、气候。如今,攻守之势异也!拥有地利、人和优势的变成了大宋。交趾败亡,自然是可以想象的。土官们听了章惇的夸赞,纷纷再拜:“能为官家效死,乃是下官等的福气!”更有戏精泪流满面,哭着说道:“列祖列宗啊!不孝子孙,终于等到了王师南下,再见天子大臣矣!”章惇只能是微笑着,一一扶起这些家伙。更走到那戏精面前,将之扶起来,温言相劝:“公能知大义,归附朝廷,当可无愧祖宗!”然后他问道:“未知公之先是?”那人擦了擦眼泪,昂首傲然说道:“下官之先,乃故大唐工部尚书韩公讳愈老大人!”章惇的笑容凝固在脸上。韩工部?那可是大宋所有文人士大夫的偶像!大宋文坛的古文复兴运动,就是打着韩工部的旗帜开始的。你确定吗?你有证据吗?这人也是脸皮厚,面不改色的道:“当年,先祖贬嫡岭南,于潮州教化百姓,乃生吾之祖讳德公,德公迁广南,居于钦州,后避战乱入交州……”好吧!果然是攀附。但……章惇是个现实主义的人,所以他根本不计较,直接道:“原是韩工部之后,失敬失敬!”所有土官,顿时眉开眼笑。我们现在既有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认可,也得经略相公承认。那,我们就确实是中原名族,世家大姓之后!门阀世家,在大宋早已经销声匿迹,所谓三姓九望更是已无影无踪。但在交趾,依然是深入人心,令人仰慕的豪门。这就好比是现代的那些欧洲大牌。虽然,老欧洲早就破败了,无论技术、经济、工业,都已经掉队。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