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断尾求生(1/5)
直到回宫,赵煦脑子里,还全部都是孔方兄的身影。三五百万贯呢!“父皇辛辛苦苦,攒了十九年的封桩库……也就六千多万,不到七千万贯!”赵煦回忆着,他和向太后,在宫中见到的那些封桩库。熙宁三十二库,元丰二十库。那些装满了丝绢、铜钱、黄金、白银、香料的封桩库。真正的现金,硬通货,估计也就一半。剩下的都是实物,是丝绢、香料、象牙……除了象牙等少数东西,剩下的其实都会腐朽、变质,然后贬值。像是去年,封桩库就变卖了一批储存时间太久的丝绢绵物。每匹不过三百文。而正常的市场价,绢布一匹一贯三百文,纱布一匹一贯六百文以上。所以,封桩库里的丝绢绵绸绫罗,是得定期出清的。这也是赵煦这些日子以来,一贯的操作。无论是利用追缴市易务欠款的机会,还是宋辽贸易。都是在想方设法的出清,封桩库里的这些商品。而现在文彦博一家,就至少能拿出三百万贯的铜钱、金银。什么叫富可敌国?这就是!一个文彦博如此,富弼呢?韩琦呢?这两家又该有多少?怕只和文彦博相差无几。梭哈一把,也应该可以凑到三五百万贯。“也是……”赵煦低声说着:“王珪仕宦,都搞了差不多一百万贯……”“这些元老,又岂会连王珪都不如?”去年,王珪暴毙后,其子孙扶棺回乡,运金银铜钱丝绢的船就多达十余艘。一百万贯,怎么都有的。这就是大宋!一个皇帝、文臣士大夫、勋贵武臣、外戚都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王朝。一个官僚垄断经济型社会。这是大宋在立国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事情。祸根甚至在安史之乱前就已经埋下。所以啊……赵煦叹息一声!在他身边一直站着的文熏娘,听到赵煦的叹息,忍不住问道:“大家,在忧心什么?”赵煦摇摇头:“朕没有忧心!”“相反,朕很开心呢!”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宋王朝在拼命压榨百姓的同时,也是一个和士大夫、武臣捆绑最深的王朝。所以,大宋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所以,大宋尊重私人财产,在赵佶那個混小子乱搞之前,哪怕强拆,也是要给合理补偿的。于是,民间争产官司,数不胜数。于是,小民的私产意识非常丰富。于是,整个社会一切向钱看。这意味着什么?在现代留过学的赵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所谓新党和旧党的斗争,本质上,就是围绕着社会财产和资源的再分配斗争。旧党未必就全部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