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心为上(3/4)

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心为上(3/4)

可以敏锐判断局势,在危乱中处变不惊,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在那个西夏全面陷入战略劣势的时代,此人就像救世主一样横空出世,挽救了危局。但,这李察哥再怎么牛,他现在也才一岁多一点,还在襁褓中。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若是可以利用……赵煦想到这里,就有些兴奋了。他在现代的留学经历告诉他——攻破敌国堡垒最好的办法,就让敌国自相残杀。多少伟大的帝国,多少坚不可摧的城市,都是在内乱中灭亡的。而党项这个民族,看似一盘散沙,实则非常顽强。一旦遇到危局,在危机感的压迫下,他们就会抱团,并爆发出空前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即使是后来那个横扫欧亚的游牧帝国,在面对西夏的时候,正面强攻也屡屡受挫。最后只能祭出他们最拿手的大迂回战术,从西域包抄后路,攻陷河西走廊,最终将党项人困死、围死在兴庆府的狭窄区域。纵然如此,根据历史记载,西夏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顽强抵抗。传说,在其最后的堡垒中,西夏军民先是经历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又迎来了瘟疫的摧残。最后,迫不得已,其末代皇帝为了保全仅剩的人民才投降。而在那之前,西夏人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各种保卫战。特别是灵州保卫战,前太子坚贞不屈,坦然赴死殉国。其子李唯忠年仅七岁,也毅然请求从死,蒙古人奇之,被宗王收养,李唯忠之子就是后来参与灭宋的李恒!西夏亡国的悲壮程度,也就只逊金朝灭亡,皇帝冲锋而死了。与之相比,赵佶父子靖康之耻的表现,就实在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也就是后来,崖山上小皇帝蹈海而死,多少挽尊了一点。所以,要对付西夏,要征服党项这个民族。赵煦很清楚,光靠军事,不是不能。但代价很大。挑动内乱,涣散其军心、民心,或许是上策。兵法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当然,赵煦同样明白,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光靠幻想YY敌人不战而亡。那最后灭亡的一定是自己。所以,他一直在认真的做着准备。认真的攀着科技树。而他最近这一年多,除了委任沈括,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以孵化、研究各种技术外。还让苏颂提举翰林天文局,兼提举浑仪漏刻局。将元祐浑运仪,当成了大宋的阿波罗计划来推进。用最好的材料,召集最强的工匠,任命最好的技术官僚,聚集最好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工程技术官僚,尽一切可能满足浑仪漏刻局的需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