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八百一十一章 蒲宗孟拜相(2/5)

第八百一十一章 蒲宗孟拜相(2/5)

在朝为官。但最高也就做到了太常寺丞而已,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能用的人脉。他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上次在朝时积累的那些人脉。可是,他上次在朝,还是在元丰五年,距今已有好几年。许多当年在朝认识的、交好的,都已经调离了京城。譬如,吕嘉问去了交州,谢景温在潭州,熊本去了京东路,苏辙去年回朝,结果今年又出知了陈州……倒是政敌都在朝堂上盘踞着。吕公著、李常、王存、韩忠彦……放眼望去,满朝都是他的敌人。便是和他同属新党的李清臣、邓润甫两人,也未必靠得住。甚至,还得提防他们背刺自己。毕竟……有时候,异端比敌人更可怕。而恰好,这两人都是新党内的温和派,与他这个激进派,不说团结友爱吧,至少也是相看两厌。“或许,陆师农(陆佃)能帮吾推荐一些堪用之人……”陆佃从元丰开始,一直在朝。如今,虽看似是被边缘化了——从给事中、侍讲的位子上,被人赶进了太学。但,他在太学,只是蛰伏而已。而且,天子曾亲临太学,临视诸生,对其治学大加赞赏。这就是在明摆着撑腰了。所以,陆佃在退居太学后非但没有沉寂,反而越发的活跃起来。蒲宗孟在亳州的时候,就经常在《汴京义报》上看到陆佃的文章——虽然,陆佃披了个【陶山居士】的马甲。但,文字风格这种东西,不是披个马甲就能藏得住的。所以《汴京义报》上写文章的那些人,在熟悉他们的人眼里,完完全全就是在裸奔。陆佃在太学中,也没有忘记针砭时政。在蒲宗孟来看,他肯定是对未来有所准备的。而且,陆佃还得到过天子撑腰。想来,也应该属于是帝党的一员。所以,或许能靠他,联络一些有才干的,但如今地位还不高的官员。决心既下,当天晚上,蒲宗孟就派了自己的儿子蒲汝森到了陆佃家中拜谒,并邀请陆佃在端午节到蒲宗孟家中相会。陆佃自是欣然应允,旋即在第二天,到了蒲宗孟在汴京新城的家中拜访,两人密谈了整整一天,陆佃直到晚上才拜辞回家。……端午节后,汴京城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延绵的阴雨天气,让赵煦有些慌。他是真的担心,延绵的阴雨天气,让福宁殿的宫墙受潮,然后太阳出来,水分一蒸发,墙体内那些有毒的铅啊、朱砂啊一类的东西进入空气,再被他吸入脏腑,导致慢性中毒。所以,他飞快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响应朝臣们的呼吁,搬到保慈宫东閤居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