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舆论(2)(2/5)
听《汴京义报》未来如何安排的事情。那时候,不知有多少人,摩拳擦掌,欲将这影响力至关重要的舆论喉舌,收归己有。但所有人都在司马康这里碰了钉子。面对他人的追问、索求,司马康一直都只有一个固定的回答——吾已按先父生前遗愿,托付给友人。至于友人是谁?他是死也不肯透露。便是范祖禹,也不知司马康究竟托付给了谁?刘安世听着,顿时就慌了神,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便只听范祖禹道:“便是我知汴京义报的主事者,也不会给器之引荐!”刘安世顿时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范祖禹:“纯甫!”“器之难道忘了吗?”范祖禹站起身来,悠悠的面相榆林巷的吕宅拱手:“当朝左相吕公,是吾之泰山啊!”“正是因泰山在朝,吾才在回京后,屡次三番,坚拒朝廷的除授!”“于是,两宫嘉之,诏拜提点万寿观公事!”范祖禹是今年四月份,才从陕州的涑水回京的。回京后,吏部就给他安排了新的差遣——左正言。但他以泰山在朝坚辞之。于是,吏部又给他安排了一个相对闲散的差遣——祠部员外郎,叫他去主管在京道观、寺庙。他依旧坚辞之。有司以闻,以其贤能,直接向两宫举荐,两宫嘉之,于是诏拜提点万寿观公事(宫祠官低品,可由带贴职之文臣或大使臣以上武臣、内侍充任)。这算是给了他一个挂名吃俸禄,计算磨勘资序的地方。范祖禹闭上眼睛,对刘安世道:“器之啊……”“你我相知也有几近十年了!”“器之理当知我家事!”他虽从未在外宣扬过,自己是吕公著的女婿。但是,同在资治通鉴书局中修书,平日迎来送往,各家姻亲关系,都应该门清。何况,他范祖禹还是司马温公的衣钵传人!所以……范祖禹知道,刘安世要么是不在乎他范祖禹,以至于根本不关心他范祖禹的家庭情况和个人婚姻。要么……要么就是此人,没有把他范祖禹当人!而无论是那个解释。范祖禹都知道,此人不可交往!因为他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小人!刘安世听着,在短暂的慌乱过后,看向范祖禹,拱手道:“纯甫啊!”“吾劾左相,乃是为了天下公议!”“公议之下,别无亲疏!”“便是左相在此,吾也能坦然相对!”“左相也当能理解吾!”范祖禹叹了口气:“那依器之之意,汴京新报刊文评论,也属公议!”“器之为何如此急躁?”“那不是公议!”刘安世涨红了脸,低沉着说道:“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