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百六十九章 赵煦:只能依靠子孙后代的智慧(1/6)

第九百六十九章 赵煦:只能依靠子孙后代的智慧(1/6)

    元祐三年的连绵雨雪,一直持续着,好像没有停歇的意思。没有办法,宰执们只好继续出招。先是奏请,权停今年春季汴京诸宫室。向太后自然是从善如流,下诏罢今年皇城后苑两宫奉圣殿,以俟天晴。并罢城外金明池、琼林苑等修葺。其实不停也不行。天天不是下雪就是雨夹雪。工人们根本无法开工!当然,作为一个把维稳天赋点满的王朝。赵宋王朝和其他王朝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工程可以停,但工人的基本薪水和粮食供给不会停。所以,向太后随后就下诏命有司,按日计口,供给有关工程的工匠基本口粮、工钱。以每人每日米一升,钱三十文的标准供给,持续到重新开工。这自然不是因为赵官家们心善。而是因为曾经吃过这方面的亏!所以,赵煦也在随后下诏,以雪寒的名义,发给在京禁军赏赐。标准一如民夫——每人每日米一升,钱三十文,持续到放晴。另赐诸军士家眷,每人每日十文,七岁以下幼童倍之。并按户日赐煤球五个。这是因为,在京禁军,除了御龙第一将外,主业根本不是当兵,而是打灰!不打灰的话,就靠那点军饷和赏钱,这些人连自己都养不活!更不要提家小了。当军人养不活自己的时候,自然的,就会出现一个事情——手执利器,杀心自起!当然,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朝廷继续推出政策。正月辛未(23),以久寒,诏诸路经略司,凡因配军或所得逃军,应配送者,随所断或所过州权停,京外以三月为期,京师以四月为期。意思就是,本该流放的犯人或被判处劳役的逃亡军人,就不要继续押送了,就地停留,听由当地官府安排。当然,这些人也不能白吃白喝。当地官府有权让他们服劳役。这多少是一种对罪犯的人权关爱了。毕竟,这么冷的天,官府若强行继续押送罪犯上路,十个里怕是只能活一个。隔日,壬申(24)。右相蒲宗孟,上奏乞定元祐三年科举之吉日。从之,诏礼部择吉日以奏。这就要拿科举出来,冲一冲京中连绵雨雪天气,在人心中所制造的怨气了。礼部旋即上奏了几个吉利日子,向太后在问过赵煦后,母子两人最终决定用抓阄的办法来选定吉日,而最终确定的吉日是——三月丁巳日(初十)。旋即,就下诏给都堂,命都堂张榜公布。第二天,赵煦再次下诏,以户部尚书、龙图阁待制章衡知贡举,吏部侍郎王子韶、给事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