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零五章 李文忠的劝阻(八更)(1/3)
张玉、唐云等人也被这个消息给惊住了。
大明的卫所将士,恐怕没有几个不敬佩镇国公的。
要知道军士脱下盔甲、放下刀枪之后,还需要拿起锄头、镰刀去耕作,也算是半个百姓,所谓“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军士种地和百姓种地没多少区别,都要交税。
百姓交的是夏秋两税,三十抽一,不管你产量多少,按比例来。
军士交的是屯田籽粒,一亩一斗,不管你产量多少,固定额度。
百姓渴望土豆、番薯、玉米早点进入自家过上好日子,军士也一样,军士也是有老婆孩子,有一家人需要养活的,地就在那摆着,谁不想多增产量,交够朝廷的,自己还能多点剩余?
而带来高产农作物的便是率领水师船队完成大远航的顾正臣,也正是顾正臣,让许多军士看到了身后家人摆脱穷困的希望。
现在——
顾正臣出事了!
虽然这不会影响土豆、番薯的产量,但一定会影响土豆、番薯进入卫所的时间。
顾正臣是勋贵,是武将,他现在不是文官,有他在,只要他发话,土豆、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在进入民间的同时,可以拿出来一部分倾斜给地方卫所。
可若是顾正臣不在了,谁给卫所发声?
就算是发出了声音,谁能盖得住文官的声音,他们从来是以民为重,没人喊过以军民为重的话……
军士不安。
张玉、唐云等人则震惊的是,顾正臣这般人物,怎么就有人敢对他下手了,这是何等胆大包天,何等肆意妄为?
这问题的严重性不亚于一场地方叛乱了!
为国功劳无数者,难不成就落了这么一个下场?
朱棣消化不了这个消息,脚步有些不稳地朝外而去,却被南世卿给拦了下来:“陛下没有给王爷回京的旨意。”
“旨意,这个时候还要什么旨意?”
朱棣推开南世卿,心头怒火腾腾。
谁伤了先生,谁就应该死,不管是谁!
朱棣刚牵了马,便见李文忠带人驱马而至。
李文忠抬手,挥退其他诸将士,看了看南世卿,对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