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1/4)
王衍回到家中时,看见了正在苦读兵书的王敦,心下稍慰。他本欲带上这个弟弟,一起南下梁县。但一想到弟妹回洛阳后,眼神冰冷,不吵不闹,直接搬去了城外别院,与弟弟形同陌路,期间甚至还入宫了一次,心下就有些不安。唉,想必处仲也很烦恼吧。叹了口气后,他便带了些随从,与潘滔一起南下梁县了。梁县并不远,第二天近午就看到了远处地平线上的城郭。时北风呼啸,大雪漫天,王衍也不觉得苦,而是下了马车,边走边看。结果这一看,就让他皱起了眉头。村头的一棵大槐树下,挂着数枚血淋淋的人头。树下一人,泰然自若地放着羊,一点没觉得人头膈应。王衍走了过去,问道:“君何为也?”牧羊人见他衣着华丽,知道是个有身份的人,不敢怠慢,道:“看守头颅。”“咩……”两只羊用蹄子刨开积雪,翻找着枯黄的牧草。嘴巴一撅一撅的,连草根都吃的一干二净。“这是谁的头颅?”“熊耳山的几个剧贼。”“熊耳山那么远,为何来此?”“被李利请来的。”王衍眯着眼睛想了下。他记性不错,李利乃梁县豪强,年中曾去过洛阳,不知道走了谁的门路,找到了尚书右仆射荀藩,提及邵勋在梁县种种不法事。荀藩当时没理他,打发他走了。前阵子荀藩出任太子少傅,已经不是尚书右仆射,大概更不会管了。没想到李利这种人够狠、够绝,居然从熊耳山请来剧贼,真真不得了。大概是看到邵勋带着大军去了河北,心思活络了吧?“此地何名?”他又问道。“石桥防。再往南走七八里,就是李家防了,不过现在没几個人,开过年来会有三百户搬过去。”王衍一愣。这个防那个防的,地名好怪。难道是新取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他离开了大槐树,继续南下。土地一块块的很平整,田间沟渠纵横,让人看着赏心悦目。每隔一段距离,总能看到一块木牌子插在地里,上面写着字。王衍起了兴致,凑近一看:“常粲,一百三十七亩又二十步。”他抬头看了看从上一块木牌到这一块的距离,默默估算了下,确实百余亩的样子。看来,这个叫“常粲”的人家里有一百三十七亩地。“阳仲。”王衍转过身去,看向辚辚行来的马车。潘滔正在车内哈气搓手,闻言道:“夷甫,大冷天的有甚可看?”王衍不答,只问道:“一户百姓之地,一般有多少?”潘滔笑了,道:“若按朝廷占田令来说,一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