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草原、中原兵制(1/3)

草原、中原兵制(1/3)

    首先讲一点:一般而言,只有中原养兵,草原不养兵。关于这一点,我记得前面有个单章提到过了,怎么现在还有人问?一会问石勒怎么这么多骑兵,一会又问匈奴怎养得起这么多兵?说了等于白说。我敢肯定,我这是第二次说了,后面还会有人问。其实可以去看看我的上本书《晚唐浮生》,里面对草原的生活、组织及动员模式讲得很清楚,我觉得起点可能没有其他历史小说详细写过。草原牧民平时有自己的生活,是“民”。战时打仗,是“兵”。平时没有维持成本,不需要养,知道吗?马匹是他们生产生活的必备物资,家家户户都养,天天骑。如果是没什么个人财产和人身自由的牧子,也会骑老爷的马,去帮老爷放牧。实在不行,被征发了当步兵,这又不是没有过。唐宋时奚人步兵就挺有名,战斗力不弱。这种动员模式,好处是几乎没什么维持成本。马:牧民自备。武器:牧民自备。就打仗的时候提供一下军粮。军饷:没有。而且,兵力来源也不只是自己国土范围内的。举个例子。唐末李克用在大同叛乱,被朝廷剿灭,父子北奔鞑靼。后来黄巢攻入关中,李克用父子被赦免,参与平叛,于是从沙陀三部招募一万多人,由李友金带着送过来。李克用还从阴山鞑靼、黑车子鞑靼、吐谷浑、回鹘等各种杂胡“招诱”三万多骑兵。注意“招诱”这個词,史书上多次出现,本书也出现过。字面理解即可。就是招募、诱惑杂胡部落为你打仗。打完仗各回各家。你看看,李克用从几乎没什么兵,一下子拥有了五万骑兵。李克用当河东节度使的时候,争夺大同,驱逐了原节度使赫连铎。赫连铎的吐谷浑部落都投降李克用了,此人跑路后,又施展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草原数万骑南下,进攻大同,被李克用击败。赫连铎再跑路,又说动黠嘎斯人,八万骑南下,再被李克用击败。唐代在草原用兵,也经常招诱部落为他们打仗。没什么好处,就是许以劫掠厚利,另外再威胁一下,其实就是威逼利诱。赫连铎就是用大唐正牌节度使的虎皮,外加利诱,说动杂胡部落南下。这种事情从东汉年间就很常见了,我就很不解了,怎么还觉得奇怪?东汉经常自己出重骑兵,让草原部落出轻骑兵,然后一起去打别的部落,比如鲜卑。难道别的作者提都没提过这些事情?再说一遍,可以去看看《晚唐浮生》,对草原部落描写得很详细,章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