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1/5)

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1/5)

    对着木棂的窗口,周馥向外看着,阴沉的目光和紧抿的嘴角透露出了一点他内心的阴翳。自被司马睿击败后,他就奔回了安成。没有任何人找他麻烦,仿佛司马睿也知道点到即止,并未穷追猛打,毕竟安成周氏在幕府中效力的人可不少。但周馥也不愿意再做官了。心灰意冷之下,只想在家乡安养,了此残生。不过,有些人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命运。即便在家归隐,周馥依然忧心国事,千方百计打听洛阳的局势。在一一了解之后,他长叹一声,私下里哀叹大晋国祚将终。这样的认知让他极为愤懑,继而产生一种无能为力之感,身体愈发不好了。楼下传来一阵大笑声。周馥更加烦闷,离开窗前,来到了书架旁。今日有许昌幕府长史裴康来访,借走了一大堆书籍。不,应该是安成周氏几乎把所有藏书都献出去了——当然是抄录版本,但依然花费极大。周馥信手拿起一卷竹简:《尚书杂记》。此为后汉汝阳周氏之周防所撰,世代传习《古文尚书》,研究极深。《尚书杂记》共三十二篇,约四十万字,安成周氏抄录了一份,存在府中。说实话,这种书出了汝南都不一定好找,颍川士族都不一定有。纵有,亦是残缺的。轻轻放下这卷简后,他又拿起其他书——汝阳袁京精研《孟氏易》,著有《难记》三十万言。汝阳袁汤所撰《陈留耆旧传》。召陵许慎所撰《五经异议》、《说文解字》十四篇。召陵许峻精通《易经》,著有《易新林》等六本书。南顿应奉著有《汉书后序》、《汉语》、《汉事》。应劭所撰之《律本章句》、《汉官礼仪故事》、《状人记》、《风俗通义》等。……一本本、一册册他都看过去了。看完后,又轻轻抚摸,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将这些藏书交出去一份,可想而知有多么不舍。他更不清楚邵勋一个武夫派人来抄录书籍是何意。每个月都有数十名未及弱冠之龄的武学生过来,拿着宝贵的白纸、黄纸抄录,还互相校验,看起来非常认真。周馥不喜欢自家视若珍宝的书籍传播出去。他年少成名之后,就辗转诸王府,为人争抢,反复出任文学一职。此职主要为宗王讲授经史、典故,写写文章,而写文章时又要用典,不然就写得不够出色,故非博览群书之人不能充任。文学又是宗王近臣,可想而知能获得多大的利益。在王府文学这个职务上,能和他竞争的人着实不多,奥妙便在于他家藏书极其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