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四章 王(2/5)

第四章 王(2/5)

。种种考虑之下,邵勋觉得应该巩固一下平阳的侧翼,决定迁信得过的大族移居此地镇守。

    王衍举荐了郭阳,邵勋许之。

    郭阳兼任蒲子令,以自家两千多户胡汉部曲为依仗,慢慢巩固黄河防线。发展好了,还可以小规模渡河滋扰匈奴冯翊、上郡。

    太原郭氏本身与胡人杂居一二百年,熟悉胡人事务,这也是邵勋同意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郭阳曾为司马腾部将,他的很多部曲压根就是老兵出身,战斗素质还是有的,这个人选确实非常合适。

    那边文吏检查完后,朝幢主点了点头。

    幢主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入城知会。今天是册封梁王的大典,可不能出什么事。

    通传之人一去就是很久,到晌午还没回来。

    郭阳、郭时无奈,招呼部曲及其家人们席地而坐,拿出干粮啃着。

    幢主给他们送来了一些菜汤,郭阳起身行礼致谢。

    “我闻皮氏县王家庄园被攻破了,为何不去那里?”幢主倚靠在一棵柳树上,问道。

    “你道我不想去?”郭阳苦笑道:“那庄子是刘聪给太原王氏划的,一千六百余顷,皆上好熟地。庄子西边的龙门山下就有渡口,好处颇多。不过被朝廷收走了,听闻要改作禄田。”

    王氏庄园被改为禄田,庄客被分散到皮氏、临汾、绛邑等县安置,落籍为民。

    庄园所属一千六百余顷田地则交给俘虏耕作,所得拿来发官员俸禄——自汉以来,俸禄八成以上为实物,即粮食、布匹、果蔬等等,皆禄田产出,故这些王朝都保留了庞大的官奴系统。

    “那可惜了。”幢主说道:“那些匈奴兵,也可惜了。”

    作为石勒降兵,他对匈奴降兵是有一定的同情心理的。

    刘汉军队被时人俗称为“匈奴兵”,但那些人真的是匈奴人吗?那可不一定。

    事实上汉人、杂胡居多,匈奴五部的人反倒是少数。

    这些人投降后,有的运气好,解散回家。

    有的运气差,要去汴梁修宫城,但一两年后就会放走——去年战争负担太大,九月二次开打时,宫城再度停建,今年三月份会续建。

    还有一部分人运气最差,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