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将若之何?(1/4)
四月二十一,李重收到消息时,正在督促修筑一座仓城。幕僚们建议取名「凡城」(后世平泉附近),理由是离白狼山以东的那座汉末凡城不远,彼城已废,名字正好拿来用一一这也是边塞之地很多城池位置争论不休的原因之一,要么经常迁址,要么名字被挪用。仓城位于高处,城下就是驿道,此刻正有庞大的队伍正在进兵。李重方才与带队的泰山羊氏子弟交谈了一番,得知他们出动了三千人,既是民夫,又是押运军土,携粮五方解斛输往平刚。平刚那破土城也在修、扩建,燕王邵裕允许他们取用部分军粮,然后夯土筑城、伐木设棚,总之尽一切可能扩大军粮的存放之地。五万战兵,不算役畜的话,一个月就要消耗十三四万斛粮食。而一辆马车才能装载四十到六十斛不等的粮食,牛车多一些,但毕竟还是陆地运输大不到哪去,况且牛车较大,路况就那样,有些地方走起来比马车、骤车麻烦。北平行营从去年开始筹备,到现在集中了幽冀及司州部分郡县一万多辆车,另有驮马、驴骤五万余匹,日夜不停地运输资粮、器械、弩车、伤药、工具及其他各色物品。值得欣喜的是,李重派了不少部落自幽州北上,在山间布防,至今还没遇到大规模的慕容鲜卑骑兵袭扰。至于数百骑一股的,那都算不上袭扰,直接就给驱逐了。大战尚未展开,但前期准备进行得非常顺利。李重很有政治觉悟,他觉得这是天子的功劳,因为他当机立断保住了辽东慕容仁势力,令他们牵制了不少敌军。高句丽那边搞不好也出动了,应该是他们惯常的偷鸡摸狗,即突入玄郡,劫掠财货、人丁,这也有牵制效果。可惜扶余国跟死人一样,既不朝贡大梁,也不出兵攻慕容,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然大争之世,真能做到与世隔绝吗?不可能的。「以蒋恪为傍海道都督,领银枪左营及左骁骑卫,配属辅兵万人,出临渝山,穿越辽泽,攻向徒河。左长直卫、右龙虎卫镇守辽西,为其遮护后路,督促资粮发运。」李重用兵,首重后路及粮道,从这份命令就可看出他的打法一点都不激进,首先是以尽量不败为前提一一即便败了,也要尽可能撤回来更多的人马。「右骁骑卫余部及临、静塞、北口三镇集兵万人,即刻驰马奔向平刚,各自找寻贼骑厮杀,若前锋都督、燕王裕有令,则遵其号令。」这份命令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其实是考虑到燕王从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