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第53章 吕大森(1/3)

第53章 吕大森(1/3)

    吕大森(1881一1930),字槐廷,号怀天,湖北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

    吕大森自幼聪明伶俐,具有出奇的记忆力,4岁入猫儿坪私塾,并兼学拳脚,性情豪放,颇有胆识,喜看《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历史上的英杰甚为倾慕,曾作“松风淋雨朝磨剑,竹月当窗夜读书”的联句以自勉。一次,塾师出联“欲栽大树柱日月”,他便以“愿做鸿鹄弄风雨”相对。他12岁时考中童生,16岁时中秀才,继入湖北武备学堂读书。在该校受民主思潮影响,开始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为反对沙俄侵略东北,武汉革命人士和爱国学生在上海“拒俄大会”通电影响下发起拒俄运动,在武汉曾公祠举行集会。吕大森与同学朱和中作为学生代表先后上台演说,揭露沙俄野心,痛斥清廷失策,陈词激昂,轰动一时。吕大森自此崭露头角,常出入于花园山反清革命机关,致力革命活动。不久,吕大森与朱和中等又共创“乐群”印刷社,翻印《警世钟》、《猛回头》等进步书籍,积极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光绪三十年六月,吕大森与宋教仁、刘静庵、朱元成、曹亚伯、胡瑛、张难先等在武昌发起成立了湖北地区最早的反清革命组织科学补习所。该组织以补习文化、研究科学为名义,以光复汉族、反对满清为宗旨,吕大森被推为所长,带头捐50块银元作为开办经费。不久,黄兴、陈天华等人在湖南密谋举事,以“华兴会”的名义邀胡瑛赴湖南参加会议。当时,武备学堂已并入武昌高等学校,吕大森毅然申请退学,与胡瑛于光绪三十年六月秘密赴长沙。在洞庭湖舟中,吕作有“此行好借长风便,鼓起人间革命潮”的诗句。抵长沙后,吕、胡在黄兴家中,言及两省组织合并事宜,黄兴大喜。六月十七日开会,便决定将湘鄂两省的反清组织统一合并为华兴会(亦称华兴公司),黄兴为总理,吕大森为四川及湖北施南分部总理,胡瑛为湖北分部总理,并决定在当年十月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分头起义。

    吕大森返湖北后,为策应长沙起义,与康建堂回施南发展反清组织,积蓄反清力量。后因长沙起义失败,张之洞下令搜捕补习所成员,吕大森遭通缉,活动转入地下。局势稍缓,吕大森与刘静庵取得联系,在施南成立了反清革命的秘密组织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