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张华甫 吴国清(1/3)
张华甫
张华甫(1900-1929),派名明荣,又名华夫,化名许祖荣、王海云,湖北巴东人,1928年“巴东暴动”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巴归兴县委首任书记。
张华甫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长文笔,善演说,时称巴东人杰。他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秋代表宜昌学联赴武汉出席省学联召开的代表会议,11月被派入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1927年春回到巴东,任国民党巴东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在县立第一小学任教。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他组织群众声讨蒋的反革命罪行。5月,由于盘踞巴东的川军杨森部的镇压,他领导的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北省委和鄂西特委的领导下,为准备秋收暴动,他派人加入神兵队伍。后来,这部分神兵成为集合在党组织周围的武装力量。9月,根据中共鄂西特委的决定,他与廖景坤、黄大鹏、陈宗培等组建了中共巴东特别支部。
1928年,张华甫与黄大鹏等在西陵建立党支部。此时,国民党巴东县长高安圻以筹军饷为名,要强征20万银元,群情愤恨。张华甫抓住时机,于3月18日带领神兵一举攻进巴东县城,处决了县长,建立起革命政权一人民委员会,他任主席。5月,罗溪团防头子张建威纠集县南各地团防及手下控制的神兵约2000人进行反扑,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张华甫率众转战江北农村。同月,他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西独立第一师负责人,6月,任中共沔阳县委书记。9月,鄂西特委在宜昌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组织赤色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会后,张华甫深入巴东、兴山城乡,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和农会组织,为武装斗争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为加强对巴、归、兴三县的领导,鄂西特委决定成立中共巴归兴县委会。是年冬,三县党员代表在兴山县城南的回水沱秘密召开会议,正式组成巴归兴县委会,张华甫任书记。会议确定斗争方针,发动群众抗租、抗税,组成红色武装,发展党群组织。巴东先后成立了麦峰、平阳、牛洞三个区区委和若干支部。
1929年9月,兴山县县长万月凡勾结宜昌、秭归的反动武装,会同兴山的团防,大肆围捕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张华甫在转移中被叛徒告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