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后果、抓紧时间上眼药(3/7)
通过第二次维也纳裁决(1940年8月30日),从罗马尼亚割走大半特兰西瓦尼亚。
并且这还不是结束,在1940年9月7日,同样获得小胡子支持的保加利亚,通过《克拉约瓦条约》,将南多部罗加割走。
对于这些事情,虽然小胡子表示,会在未来征服的土地中,给罗马尼亚补偿。
但其性质,至少不会比,苏联出兵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更“正义”。
上述种种,让罗马尼亚人,在加入纳粹战车时的犹豫,和情况“简单”,且受德国影响极深的芬兰完全不同。
PS:这里作者必须说的是,这一地区几百年的战争,与民族迁移。
使得该地区,在进入“民族国家”时代后,如果要谈论领土的“合法性”,至少需要填几个历史系进去,才能看到一点靠谱结论。
因此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其实是不全面的,但作者希望,看过本书的读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罗马尼亚对苏宣战的理解,不要被一些“自由斗士”带偏成,单方面的苏联侵占罗马尼亚领土,罗马尼亚被迫参战。
3、《德罗经济合作协定》
1940年12月4日,安东内斯库与纳粹德国签订的经济合约。
该协定可以被视为,罗马尼亚经济体系完全嵌入德国战车的起点。
但在本书中,该协议的一部分,康斯坦察的石油工业改变供应方向的事情,被薯条君彻底砸了
4、安东内斯库撞南墙的问题
虽然安东内斯库,在德国日薄西山时,表现出了一定现实主义倾向,愿意在保障自己不被清算的情况下,脱离德国与美、英、苏,单独媾和。
但最终,在得到,小胡子愿意让匈牙利归还特兰西瓦尼亚的承诺后,安东内斯库还是选择了和德国站在一起。
这让罗马尼亚皇室,在劝说其放弃战争未果后,执行了罗共的武装起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