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其他类型> 我,薯条,苏联英雄> 第47章 敌我状态变化(3/6)

第47章 敌我状态变化(3/6)

裹挟成溃兵的第18集团军,注入了更多战斗决心。



    (一些解释



    1、通信系统稳定性



    这是时间线收束力量的影响之一,由于西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北极战线的情况都比历史中好,且薯条通信在这些地区的影响范围都扩大到了一定程度。



    这让,历史中在开战第一周,其实都不是很清楚前线具体形势,只能派出特使到各方面军司令部,直接了解情况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



    在次要军事方向,可以投入的注意力更多了。



    2、第18集团军,组建速度大幅提升的另一个原因



    由于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在抵抗德第17集团军,对利沃夫地区进攻时,发挥的比历史中好。



    这让第26与第12集团军,在苏匈边境的压力也远小于历史情况,于是以第12集团军一部分为组建基础的,第18集团军的建立,也更加顺利了。



    3、提前半个多月的命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中,由于正面战场的糜烂,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战争初期对于次要方向的关注严重不足。



    就像北极战线,在最开始完全依靠第14集团军独立支撑,直到英国人掺和进来,才有所改观一样。



    在罗马尼亚战线,具有一定优势的南方面军。



    在6月30日,西南方面军已经奉命向旧国境防线撤退之后。



    依然在7月5日,收到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收复边境普鲁特河的命令。



    为此南方面军在其他战线,都在撤退的时候。



    又勉力在边境地区战斗了很久,虽然其最终战果,在人员损失方面,依然是南方面军,损失小于德罗联军。



    但却完全没有能够发挥,南方面军作为战争初期,苏军唯一拥有主动权的军团,所能发挥的更大作用。



    徒劳的,将南方面军的装甲力量,浪费到了没有什么价值的地方,并最终在乌曼被德军包围全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