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顺手牵羊”的科林(3/11)
他匆匆走到了茶几前坐下,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报纸的标题,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开始了逐字逐句的“解读”。
“在学邦,‘特例’可不是什么恩赐,而是名为‘恩赐’的枷锁!表面上您不用顾忌这篇决议,但事实上……所有人都在等着您犯错!”
“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误,或者只是一段时间没有取得进展,您的错误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反复地琢磨。”
“也许您觉得没什么,让他们说去就好,但对于反对您的人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他们能立刻名正言顺地用今天这份决议,收回你对虚境的控制权,并向所有人证明,他们今天的‘谨慎’是多么的富有远见,绝不是借着正确的名义强取豪夺!”
罗炎饶有兴趣地看着研读报纸的赫克托教授,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轻轻呷了一口。
这点儿小把戏当然逃不过他的眼睛,而他对赫克托教授拐弯抹角的分析也不感兴趣。
他感兴趣的是赫克托教授本人。
这位老教授逐字逐句地解读着报纸上的每一个单词,分析的头头是道,那谄媚的样子就好像在吮主人的勺子,尝那隔夜菜的咸淡,然后猜测主人明天又要拉什么屎。
虽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谄媚”,反而将其当成了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当然了,罗炎倒是没有嘲笑赫克托,毕竟生存的智慧也是智慧的一种,而这并不是赫克托自己的错。
长久以来,学邦都在用人为制造的资源紧缺和机会的不均等,系统性地生产这些又卷又老实的工具人,而赫克托只是从这套系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罢了,那些没有脱颖而出的“米洛斯”在贤者云集的高塔里比比皆是。
而这也是魔王的“腐蚀”能在这里生根发芽的土壤,严格来说他应该感谢他们。
光芒是需要阴影来衬托的。
眼看赫克托还要继续长篇大论,分析此事对元素学派、乃至整个激进派阵营的深远影响时,罗炎终于抬起了手,轻轻打断了他。
“教授,我对贤者们的心情不感兴趣,就像他们其实对我的想法和学说并不感兴趣一样……你和我说这些没有任何意义。”
赫克托的慷慨陈词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