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自三代而下,唯晟武皇帝允冠百王矣!(第二更)(1/4)
楚世昭当然清楚迎娶李凤宁的价值所在。可是楚世昭不能那么干。因为以李氏集团在北方的重量级和实力,李凤宁只能是正妻,只能是楚世昭的正宫。大周王朝是没有平妻之说的。只有正妻和妾室。就算是有明清时代的平妻,那平妻实际地位也就比妾室高一点,比正房正宫还是差一大截的地位。在古人这边,正妻是可以能和丈夫拥有理论上的‘平等地位’,妾室则是算作奴婢之流的。所以楚世昭想要和李凤宁联姻,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休掉阴媚钰,才能给李凤宁腾出来一个正宫的位置。如果这么做的意义,只是为了获得李家的倾力相助。那么楚世昭宁愿不做。这不是楚世昭对李凤宁没有感情,而是他根本不需要这么去做,以晋阳现在的处境,李瑾不选择投靠楚世昭,他也要和王槐、阎明相抗。打到这个时候,双方已经有明确的利益冲突。不是说王槐和阎明也一定是相和的,这两个人如今互相扶持的缘故,单纯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被迫搞一块的。楚世昭北伐,打了王槐就不会去打阎明吗?大一统的格局,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挡在楚世昭的路上,那么都要被打。除非楚世昭偏安一隅,打到这里就停下了,就算了。可是,这绝无可能!一个有志的皇帝,不是为了统一天下,而是安于现状,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之中,楚世昭觉得最不配与这些人并列的人,就是宋祖赵匡胤。宋朝也从来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而是一个割据朝代。再进一步说,楚世昭要是不北伐,北方就是王槐、阎明、李瑾三人的混战。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想要加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甚至于考虑到控制势力的扩展,也一定会为了地盘和整个团队的利益,在扩无可扩的情况下,选择攻打另外一方的人,直至双方之中有一人彻底消亡。王槐和阎明的联手,只是因为平衡被楚世昭一人所打破,两弱而抗一强。这种情况下,李瑾选择帮助楚世昭,就是使得楚世昭从一强,变成超强的格局,这份投名状已经足够李瑾在楚世昭这本吃个底子。从政治角度上,对于李瑾已经是收益最大的,而李凤宁嫁给楚世昭当正妻,则是进一步加大李氏和楚世昭之间的绑定关系,但不影响全部格局。区别最多是,李凤宁嫁给了楚世昭,李瑾可以赌上身家性命去拼,不嫁给楚世昭,李瑾就是出出力,但也不可能会消极怠工。消极怠工,他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