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以恩以德(3/4)
所事事,人都瘦了一圈。如今被命为度支校尉,你叔父还颇为欣喜呢。”司马师疑惑道:“度支校尉,既然带有校尉二字,那么是两千石了?”司马懿微微点头。“两千石啊,那没事了。”司马师活动了一下肩膀:“不过这个度支校尉是什么意思?”司马懿答道:“凉州地处边陲,各郡之间偏远难以协调。度支校尉的职责,一方面是协助凉州刺史管理民政、另一方面是管理与西域贸易之事。”“凉州地域颇为广大,又久在中原治理之外。你叔父若至武威,想必还是很容易能做出成绩来的。”司马师微微皱眉:“与西域贸易?五铢钱不是被先帝禁了吗,如何有钱来贸易?”司马懿说道:“朝廷说禁就能完全禁得住?凉州有几个洛阳官员,该用不还是用?”司马懿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子元,为父一直都让你学经,但现在看来你也该学些庶务了。就如凉州的贸易一事,五铢钱自然是在使用的,除了钱外,绢帛也颇为常用。”“我与你多言几句。自从前汉羌乱频发之后,中原与西域的贸易便断绝了。前几年复通了西域之后重开商路,但规模也并不太大。西域之人要么在敦煌贸易、要么最远到达凉州州治武威贸易,很少能像前汉一般到长安和洛阳的。”“而且凉州的贸易,不仅是与西域之人的贸易,还有以凉州本地的金玉宝货、马匹药材,来换中原的锦组缯纨等物。加之凉州颇有盐池,州中郡中与羌人各部之间也有贸易。”出身士人世家,司马师从小对钱货之事并不看重,只是当父亲给自己普及知识。听闻司马懿的话后,司马师点了点头:“儿子知道了,既然叔父在凉州无忧就好。”司马师说道:“说起凉州,我在太学倒是见到了几个凉州的同窗,大都是凉州本地大族出身,甚至还有一人被郑称收为徒弟呢。”“郑称?”司马懿问道:“是那个出身东宫、且为郑玄侄孙的郑称?他为什么要收徒弟?”司马师微微摇头:“郑博士总管太学,儿子怎么知道他为何收徒。不过此人乃是天水郡出身,感觉起来颇与河南士子不同,不仅口音略微有异、据说还在郡中做过参军。”天水郡……陇右……凉州……司马懿刚刚还不太在意,但当司马师提到天水之后,一些小的细节似乎就能串连起来了。司马懿问道:“郑称何时收的徒弟?”司马师回道:“就是昨日。这凉州人虽说读书颇为刻苦,但平日与其余士子交游不多,儿子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