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心易变(3/4)
面孔不怒自威,家中无论大事小情、只要司马懿做出安排的,其他人从来不敢反驳或者拖延半分。“儿子知道了,这就读书去了。”司马昭恭敬回应道。司马懿点了点头,随即领着司马师向内,二人一并向书房走去。两人离去之后,司马昭本来也想回到自己房间去的。但是走了没几步,却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对。转头看去,发现母亲张春华还呆呆的立在原地,而伏夫人却早就走开了。司马昭自然感觉到了父母二人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但司马昭对于父亲司马懿,始终是恭敬而又畏惧的态度,因此也只能走到母亲身边轻声出言安慰着。书房内。司马懿走到自己的桌案后坐下。去年之时皇帝就给许多朝臣赐了椅子,自己也得到了一把。不得不说,坐于椅子之上确实舒服太多了。司马懿缓缓问道:“为父不在洛阳这些时日里,子元在太学里都可还好?”司马师也自顾自的坐下,父亲书房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太熟悉了:“儿子在太学中都很顺利。先生们讲解经义也有许多精妙之处,在太学中学了几个月、比先前在家中学习一年都要更好。”“只不过,”司马师说道:“儿子在太学中的同窗,有一人唤作荀粲的,乃是荀彧荀令君的幼子。”“荀粲的几个哥哥和许多家人,都被司隶校尉捕至诏狱中了,甚至荀令君的次子荀俣都死在诏狱中了。”司马师想了想说道:“太学中近来对此事议论颇多,荀粲也在太学和洛中奔走求救,却无人能搭救半分。”随着司马师的话语说着,司马懿的表情渐渐变得冷峻起来。“子元,”司马懿看向自己的长子:“荀氏之人被抓一事,你怎么看?”司马师拱手问道:“父亲是问对错、还是问影响?”“两者都问。”司马懿缓缓说道。司马师试探性的问道:“那儿子先说对错?”“可以。”司马懿答道。司马师想了片刻后说道:“司隶校尉那边传出来的风向,是说荀俣和荀闳二人乃是策划了流言的主谋。”“这个流言儿子也听到了,也确实令洛阳城中人心惶惶。但儿子怎么也想不通,弄这种流言对他们两个有什么好处吗?”“就算是陛下真崩了,再或者说雍丘王真能回洛阳,他们两个煽动流言之人,难道还能落得到什么好处吗?”司马懿说:“所以子元认为此事是假的了?”“倒也不是这个意思,荀俣也是素来仰慕雍丘王的。既然司隶校尉说荀俣有罪,那么就当他有罪好了。”司马师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