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出乎意外(1/4)
诸葛亮已经知晓姜维古怪神情的来源,竟也愣了几瞬,方才脱口而出:“那曹睿是如何讲解这两策的?”姜维没计较什么‘魏主’、‘曹睿’的说辞,而是收拢心神、认真为诸葛亮分说了起来。“陛下是从赤壁之战开始论的。”赤壁?诸葛亮微微眯眼,愈加认真的听了起来。姜维朗声说道:“陛下当日曾说,赤壁一战乃是史册以来第一次,凭南方自己的力量可以战胜北方。”“无论是北方战乱残破也好、南方安定也罢,又或搀杂了许多军略、瘟疫等等的原因,总归是南胜了北。”听到姜维的言语后,诸葛亮虽然丝毫未动,但心中已经开始点头了。先帝刘备创下基业,赤壁乃是一切可能的开始。不过曹睿怎么会提到赤壁?未等诸葛亮发问,姜维继续说道:“陛下说,尊驾是在建安十二年提出隆中对、而鲁子敬是在建安五年。”“隆中对、榻上策,实际上都是一种快速整合力量,以求在北方恢复实力以前,打破战略平衡的举动。”“而孙氏与刘氏之间,凡是能有希望吞并另一方之时、必定会反目成仇。等到毫无希望的时候,又会和好如初。”“湘水之盟、江陵之失、猇亭之战,均是如此。”姜维言简意赅,可话语中蕴含着的信息,却将刘备、诸葛亮、孙权、鲁肃、陆逊这些吴蜀豪杰们都囊括进去了。轻描淡写般的几个字,说的却是他们波澜壮阔的半生。诸葛亮双目睁大、直直的看向姜维:“曹睿当着你们五百名太学生的面,和你们说了这些?”“是啊!”姜维略显诧异的回了一句。这种在大魏太学内、日常讨论的天下大势,在诸葛亮看来,却是朝堂精英间束之高阁、密不可传的韬略。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姜维觉察到诸葛亮有些不对,微微拱手问道:“在下尚未说完,是否……?”“请足下继续。”诸葛亮道。姜维继续说道:“陛下还说,鲁子敬榻上策中‘北方诚多务也’之语,与尊驾‘待天下有变’之语说得都是一件事情。”“从建安五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天下留给孙刘二人的时间也只有二十年,这是第一次北方稍弱于南方。”“二十年过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姜维终究还是忍住了,没有将陛下当日在太学说的‘天命在魏’四个字讲出。以诸葛亮之智,又如何不知曹睿当日之语,是何等的正确的?曹睿书信中所说的‘煌煌大势’,就在这里了。方才姜维所说的话,诸葛亮都在心中默默记下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