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乾纲独断(2/4)
年的履历,襄樊一路,没人会比满宠更加合适了。”董昭点了点头:“那还好。陛下,兹事体大,臣以为夏侯儒、桓范二人虽然各有才能,但夏侯儒用兵稳妥求安,桓范文武兼资,此二人都是将才,但若以其作为一路统帅,臣以为还需对二人考察一二。”董昭言语说的含蓄。夏侯儒求稳,就是用兵保守、恐其进攻无能的意思。桓范文武兼资,就是说他没有多少用兵履历,恐难任事。曹睿点了点头:“董公之语朕明白。伐吴是国之大事,朕不会因为夏侯儒、桓范二人与朕亲近,故而稍纵。”董昭老成持重,他与其余臣子不同,给儿孙攒下的人情面子已经足够,自己又坐到了阁臣和三公之首太尉的位子,且足够老了,此生别无所求,故而做事也超脱些,追随本心。他只是担忧皇帝一时上头,放任与自己关系极近的臣子们为帅,再出波折。董昭顿了一顿,再度发问:“不知陛下为何要征召如此多的胡人和东夷?臣大略算了一下,匈奴、鲜卑、乌桓、百济、高句丽还有扶余人加在一起,约有两万之数。彼辈胡人不服王化,且战力存疑,臣不知陛下圣意……”曹睿指了指徐庶:“徐卿替朕来解释吧,朕歇片刻。”“是。”徐庶应下,随即朝着董昭拱手点头:“好让董公知道,陛下此番的想法是征召鲜卑、乌桓、匈奴轻骑共一万五千。一方面是借其战力,另一方面是抽其精锐,以防大军在南之时彼辈胡人在北生事,一时难制。”“至于营州的扶余、高句丽、百济三处,此三属国既然归附大魏,大魏出兵且理应相从,明年尽早将其征到淮南,训练半年应可堪用。彼辈”董昭过后,便是陈矫。陈矫倒是问的直接:“陛下,臣在尚书台中为任,故而也想问一问后勤调度之事。既然行在已经驻在寿春,短时间内又没有要回洛阳的打算,是否后勤之事就由东阁和尚书台统揽?”这件事情,曹睿心中也已有了分寸,故而作答之时也未迟疑。“当然,朕与你们在寿春待着,就是为了征吴之事,不由东阁和尚书台来管,难不成还由朕自己来管?”听罢皇帝此语,坐于陈矫身旁的司马懿只觉通体舒坦。由东阁来管,那还不是由自己管?想到洛水之誓,十年之约……“但是。”皇帝脱口而出的两个字,将司马懿的心绪又拉了回来:“寿春在扬州,统揽战事可以,但若要应对全部后勤之事,还是过于难了。”“杨卿。”曹睿抬手指了指杨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