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君臣之信(2/3)
臣以为周铎不会退到临洮,而是临洮与沓中之间的牛头山一带停下,彼处山路险峻,后勤不易。否则蜀军难以两路支应。”刘晔道:“陛下,若按陆将军所说,二十日前的局势应该是这样的:武街仍在坚守,卫车骑、王镇西在西汉水畔与蜀军对峙,周校尉在牛头山与沓中之间。”“而对于大魏军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进击到武街附近,以防武街失守。”曹睿突然发问:“可还有其他前往武街的通路?”“并无。”刘晔摇头应道:“所以武街城才堪称险要。”若是个寻常不知兵的皇帝,听到此处,只会督促卫、王二人继续向武街方向挺进,争取早日解了武街的围。但曹睿不同,他是懂军事的。武街那个地方算不上陇西,应该算陇南。地形特点算是加强版的陇西,山多而崎岖,少有平地,通路不多。现在,显然卫臻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向武街打,也就是要主动向诸葛亮进攻,从曹睿的角度来说,胜算并不大。若是相信卫臻能在崎岖山区击败防守的诸葛亮,那确实高看他了。可卫臻若是不向武街打,那随着时间一点点拖下去,武街城就会存在彻底陷落的风险。两难。而且,在太和四年的战事中,彼时的军报都已详细发回了朝中。在枢密院的客观总结下,曹睿和大魏中枢也对诸葛亮所部的战力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那就是和太和二年相比,蜀军战力有着大幅度上升,可以和大魏关西之军持平。如今和太和四年相比,曹真、张郃、陆逊等人都不在彼处,能打成什么样子尚未可知。此刻曹睿心中大约有些猜度,山地战中蜀军战力可能依旧与大魏持平,甚至略强一些也有可能。“朕有些想法,你们且帮朕听一听。”曹睿轻咳了一声。“陛下请讲。”董昭率先应声。曹睿道:“朕意以为,当今之计,应让郭淮率军叩阳安关,以求袭扰蜀军侧翼。西汉水那个狭窄地方朕也知道,卫臻、王昶的两万五千人已经足够,再多也无益。”“卫臻未必能有这种魄力,他调郭淮来他处也没用。卫臻夙来稳妥,这种命令只能从中枢来。”曹睿环视一圈:“让卫臻稳扎稳打,不要冒失,再让郭淮侵扰侧翼阳安关,再令陈凭带人去临洮,从北支援沓中,三路并行,你们以为如何?”臣子们总不好说卫臻若进攻未必会打赢诸葛亮,皇帝知晓内情,这便再好不过了。而且按照兵力来算也是足够的。董昭轻叹一声:“陛下,臣只怕武街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