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21章 蜀汉出兵(1/3)

第121章 蜀汉出兵(1/3)

    国家虽有制度,但有些事情並非是谁都能做的。比如吴国镇守江陵的大將军诸葛瑾,就在获悉敌情的第一时间派遣使者沿江北上,將魏国来袭之事通报给了自己的胞弟、汉丞相诸葛亮。孙权信任诸葛瑾,故而能容忍这一行为。若是由步騭或者朱然、全琮这些人来做这些事情,孙权毫无疑问会怀疑他们里通外国。一月九日,成都。自从去年诸葛亮结束第五次北伐,回军成都之后,季汉的政局开始呈现出异常平稳的状態。一方面是去年刘禪的明確表態,暂时终止了丞相诸葛亮持续多年的北伐计划,改为休养生息、积蓄財力,以求恢復军事能力与积攒兵力,给了朝野上下一个平稳的信號。暂时不必为北伐中原挥洒膏血,上下各个阶层都只觉放鬆了许多。能轻鬆几年也是好的。另一方面是诸葛亮结束了以相府统揽政事的政权结构,將实权归还到国家体系中的尚书台內,这也让所有人没了话说。诸葛丞相虽大多时候和善待人,可若谁胡言乱语置喙社稷,他也是有雷霆手段来用的。当然,这种制度上的变化,並不代表诸葛亮就此失去权柄,或者靠边站离开了权力中枢。诸葛亮依旧任丞相、录尚书事,杨仪、蒋琬、费禕等人名义上还领著丞相府属的职位,但也领了朝廷官职。如杨仪担任军师將军、蒋琬任尚书令,费禕任护军將军,其余人等依旧各领重任。可以说,除了褪了一层相府的皮,变化並不甚大。但这对於偏居一隅的季汉小朝廷来说已经足够了。诸葛亮自知进退,凡事与刘禪商量著来,高强度的让刘禪隨著自己处理政事。人的性格在於塑造。毕竟是刘备的儿子,刘禪既然自己在去年做出了干预国家前进方向的重大抉择,那他就必然要承担政事的忙碌与烦忧,躲是躲不掉的。於是,又一则极为重要的事宜摆在了刘禪的面前。“相父。”刘禪亲自出宫到了尚书台,见到了在此处处理国家政事的诸葛亮,二人同坐一屋之中:“相父给朕送来的这则消息,朕实在一时难以抉择。诸葛子瑜给相父发的此函,到底是什么意思?”诸葛亮不假思索:“诸葛子瑜给臣送的此函,就是字面意思。魏兵从北而来进犯江陵,吴国临危,故而求救。陛下与臣说难以抉择,不知是何处难以抉择?”诸葛亮夙来谨慎,在谈论公事之时从不说什么『家兄』一般的词语。刘禪顿了一顿:“按理说,魏军攻吴已经不止一次了。去年魏军率骑兵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