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沿河市场(1/3)
棉花是朱元璋的强制推广下才普及起来,萧夏也想推广棉花,以取代麻,但现在棉花都是短绒棉,纺织困难,反而不如麻,所以他只能耐心等候高品质的棉花品种出现。如果可以用流求岛的木棉来纺织棉布,或者和麻一起混纺,这样有利于提高棉纺技术,等高品质的长绒棉规模普及后,棉纺技术便水到渠成。而且如果流求岛的木棉可以用来纺织,那么开发流求岛就顺理成章了。萧夏把两种木棉摆放在一起,对众人道:“很明显,流求岛的这种木棉品质更适合纺织棉布,每年让军队去采摘始终不是办法,朕必须考虑在流求岛建县了,之前我们已经在龟龙岛建了县,人口已达一千多户,那么接下来在流求岛建县就势在必行。”刘文静微微笑道:“陛下在流求岛建县的想法不会是因为木棉吧!”萧夏摇摇头,“早在江南之时,朕就考虑在流求建县,但条件一直不成熟,所以这些年一直发展龟龙岛,把龟龙岛发展起来,然后以龟龙岛为跳板,向流求岛发展,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废奴搞得如火如荼,很多被解放的奴隶都愿意去边疆,这是好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这时,魏征沉吟一下问道:“”陛下,其实岭南东道、岭南西道,黔中道、云南郡我们都还有大量土地没有开发,还有建安郡,甚至还有辽东的广袤之地都无人居住,我们人口有限,为什么要急着去开拓海外?”魏征这个问题很经典,也回答了一个千年疑问,为什么隋唐两宋的航海技术那么发达,却不去海外占领广袤的土地?答案就是魏征这个问题,大陆的土地还有很多都没有开发,朝廷为什么要投钱移民去开发海外?朝廷有机会开发的时候,没有足够的人口,等后来人口足够了,又遇到了满清当政。完全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泱泱大国竟无一块海外领地。萧夏缓缓道;“魏相国这么问题问得很好,我可以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维护丝绸之路,因为西方的黄金白银大量输入,这支撑我们的财政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样,我们向海外扩张,也是想建立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的产品源源不断卖出去,拿回来大量黄金白银,支撑我们财政,这是其一。其二便是海外很多物种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会极大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交趾稻,把我们南方的粮食产量提高了四成。再比如西汉张骞通西域带回来大量农作物,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