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公事为重(2/4)
瑾的叔父、大司马幕府西曹诸葛玄,幕府各曹缺员补人、内部晋升转任,都是出自诸葛玄之手。
诸葛玄管的是幕府内务,可架不住人家升迁为河东郡守。
原河东郡守赵绪,转任太原郡守。
作为赵氏的乡党,诸葛氏权力不大,可影响力以及底蕴也在飞速膨胀。
诸葛瑾很快来到工科视察,见许多学子正一起编织铠甲,就问:“这是何故?”
工科没有祭酒,准确来说没人愿意担任,觉得太过于丢脸。
因此工科只有一名精通数术、天文历法的教授负责,他看着那些专心编织铠甲的学生笑说:“正研究铠甲改良一事,这是幕府年中时下达给工科的命令。”
“可有眉目?”
“难在缺乏钢甲片。”
这位姓薛的教授说:“工科已有改良的可行办法,就是缺乏足够的钢制甲片。目前只够编织十余领新甲,甲成后以弓弩矛戟刺击,斧钺劈斩,甲片亦有损耗。”
见诸葛瑾看到人堆里的诸葛亮,薛教授继续说:“目前采用的是迭钢法,每套铠甲需要五百余钢甲片才能改善。此前是七百余片,他们想降低到四百余,或不足四百片。”
说白了就是更加科学的偷工减料,将好钢甲片用在最关键的部位,还不能降低其他部位的防御效果。
大司马幕府体系下,铠甲一旦开始重新改造,需要的钢甲片必然是一笔极大的消耗。
至于铠甲重编的工时消耗,反而不算什么,一个合格的士兵,本身就要了解自己的护具、军械,要掌握铠甲临时修补的技巧。
不打仗的农闲时间,只要把新甲片配发下来,也把新式铠甲的编织样本发下来,士兵自己就能完成铠甲的重编。
淘汰的上古甲片也没必要丢弃,可以做镶铁皮铠配发给郡兵、县兵使用。
至于那些生锈变脆的甲片,自然是回炉重造。
诸葛瑾观察片刻,开口:“此事我会上报大司马,让工坊分出人力,多造一些甲片。”
薛教授也只是拱手道谢,表现的不卑不亢。
工科有任务,其他各科都有类似的任务,改良铠甲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件事情。
起码在这位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