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卢植:这竖子告老夫的家长?(1/5)
见曹嵩低下头,刘辩微微颔首。曹嵩呢,是没有什么坏心眼的,只不过是立功心切,或者说是贪慕那主持常平仓可能带来的巨大声望常平仓这件事,办好了就是天大的功德,民间百姓不仅要为这个主办人刊石纪功,甚至是生立祠,死立庙!桑弘羊没有被立祠立庙,完全是因为孝武皇帝穷兵黩武打得海内荒芜,硬生生将桑弘羊“生立祠死立庙”的资格给打没了。当常平仓都压不住粮价,苛捐杂税却日益繁重时,百姓的怨气无法直指皇帝,自然就倾泻在桑弘羊身上了,因此百姓别说感谢他了,没把他家祖坟挖了都算客气了。不过,立祠立庙也不是寻常人有资格得到的荣耀,黄巾之乱后,朝廷严令禁绝淫祀,也就是禁绝非官方许可的祭祀。无论是建设神明或是非大汉历代君王的祠庙,或是为之设祭,组织者都是要处以死刑的,至多只能在石碑上刻录其功德生平。上月左冯翊丁原奏报,颌阳县令曹全在凉州羌乱后,慰藉老人,照料鳏寡,以私财买米粟,赈济残疾盲哑,逃离颌阳县的百姓们听说曹全实施仁政之后全部回到家乡,重新登记户口,根据田册的记录归还百姓原有的土地,为百姓所感念。县丞王敞等便率众集资为其立碑颂德,左将军府长史李儒也是颌阳县人,因此遣族人代为募捐五万钱,并托董卓出面,请动“凉州三明”、故太常卿张奂之子,以草书中的章草闻名的张芝为曹全书写碑文。寻常人也许要等个一年半载才能走完这个审批流程,甚至大部分情况下,这份奏疏都不会引起关注,被搁置直至消失,但若是在座的重臣被百姓立祠庙,谁还敢卡这个审批流程一年半载甚至是无视?因此若说谁不贪慕这桩功德,那定然是假的,瞅瞅三公九卿们眼中难掩的热切,连一向持重清直的尚书令刘陶和尚书仆射羊续都坐不住了。刘陶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道:“国家,既然此事不归于大司农署,不如由尚书台来牵头,交由民曹尚书冯芳主理如何?”民曹尚书冯芳有一女,被太上皇后看中,有意纳入天子后宫之中,如今正在家中由宫里的姬傅教导宫中礼仪,也就是说这冯芳也算是外戚了。虽说是冯芳此人早年曾与宦官结为姻亲、被宦官所扶植提拔,但对于冯芳的能力,刘陶还是较为认可的。既然这常平仓的事务如此重要,那交给天子信得过还有能力的外戚,岂非更好?同时作为尚书令,他刘陶也能分到一杯羹。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