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造玻璃(2/3)

告一段落。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流民们开始相继返乡,可是还有一部分人滞留在陈爵爷封地外的空地上不愿意离去。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只要是进了陈爵爷封的人的都不愿意出来。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陈爵爷不放人出来,后来看到同乡出门采购才了解到了真相。

    “老刘,天气暖和了你还不走吗?”

    “不走,我要进陈爵爷的封地内做工,听说瓦匠在里面可吃香了。”

    “老王你也不走吗,咱俩回去接着打渔呗。”

    “不走,我听说渔民在陈爵爷的封地里也很吃香,我只恨自己知道的太晚了。”

    即便是春天来了,陈平安那边又招收了好几千人,剩下的那些人知道进入封地无望了才逐渐散去。经过了这个寒冬,他的地盘上多了整整两万人。

    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安排在了葫芦岛上,还有一部分安排在了掖县封地以及盐场那边。只有陈家庄岸边,他并没有安排外人过去。

    “两万人啊,这个陈爵爷到底是如何收下这两万人的。”

    “我也不清楚啊,总不能是扔到海里喂鱼了吧。”

    “不可能的,他要是这么做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这个冬天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陈平安,包括朝廷那边也是如此。收了朝廷的赏赐,要是再把流民当两脚羊给煮了,那皇上可就颜面无存了。

    贵族们经常会招收一些人来补充劳动力,有的时候也会招募士兵扩张武装力量。可是像陈平安这样,连续吞下两万人的量,试问在座的各位贵族没有一个能够做得到。

    要知道这可是两万张嘴啊,衣食住行每天的消耗量都是巨大的。哪怕是让他们全都种地,也得有那么多田才行啊。

    他们根本想象不到,一个县那么大的海岛,四周可以打造出多少盐田。一座大型的矿山,挖掘出来的铁矿数量是有多惊人。

    陈家盐场的盐品质高价格低,很快就占领了庆州和莱州这两个地区的市场。每个州下辖有十几个县,两个州加起来的人口数量可是上百万的。

    巨大的市场给陈平安带来了巨额的收益,以前收钱是用马车运,现在直接用船来拉。

    除了周转需要的钱之外,陈平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