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姹紫玄珠(1/3)
跟前世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不同,陈平安对于孩子们并不做强制要求,也不是所有科目都需要学习。喜欢文化课的就学文化课,喜欢理工科的就学理工科。
也有的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动手能力强,就让他们直接上手开始做工。等做到难度高的地方做不下去了,自然知道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回过头来再学也不晚。
“万万没想到啊,爵爷如此看得起咱们这些干活儿的苦命人。”
看到陈爵爷把木匠、瓦匠们掌握的一些技术也都写进了教材里,老匠人们可是激动坏了。
“将这些技艺传承下去,那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啊。”
“是啊是啊……功在千秋!”
不只是大康国,往前几个朝代也多是重文轻理,觉得匠人们的手艺都是些奇技淫巧,说白了就是讨饭吃的下贱活儿。
如今陈爵爷不但提升了匠人们的收入,竟然还把理工知识也列入了考核范围。在别的地方想要当官,需要背文章作诗参加科考。
而在陈爵爷的地盘里,能把理工知识学好,能够掌握精湛的技艺照样可以升官发财。
“还请大家帮着我一起修正教材!”
“放心吧爵爷,我们保证知无不言!”
老匠人们的技术都不错,但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平时收徒弟只会口头传授,可口头传授难免有遗漏的时候。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其实有时候师父也不是不教,而是自己也忘了。他们只会做,不懂如何编写书籍。
如今有了陈平安出面事情就不一样了,他把众人的智慧加上自己掌握的前世先进理念都编写进了书里。
这些编写的书籍老匠人们也可以看,不过他们始终是年纪大了,思维都已经固化了。哪怕是虚心学习,能够懂得新知识也有限。
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刚开始学知识的小孩,脑子是非常灵活的。只要让他们从基础开始学,就跟前世那些上正规学校的学生没啥两样。
等到课本全都编写好了以后,接下来就是印刷的事情了。毕竟那么多人需要用书,全靠手写肯定跟不上。
大康年间造纸术和印刷术都已经有了,别看军工发展得慢,跟读书写字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