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言情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2747章 株冶事件(2/4)

第2747章 株冶事件(2/4)

>

    收手?怎么可能,必须继续玩儿,还得玩儿的更大才过瘾,反正损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



    玖柒年六月,人家光锌锭合约,就卖出了四十五万吨,要知道,株冶厂此时的全年总产量,也不过才三十万吨,严重超出了该厂自身的生产能力。



    最为紧迫的是,他们的交割时间就在接下来的,七、八、九这三个月里。



    就问,交割时间到期,他们拿什么交货吧!



    国际资本们玩儿这个都玩儿成精了,怎么可能放过这个痛宰肥羊的好机会呢。



    于是,西方各国的资本纷纷入场,调集巨额资金买进锌期货合约,并频繁炒作锌现货短缺的消息。



    在国际炒家的“拉抬”下,锌期货价格从1997年初的每吨1100美元,上涨至6月的每吨1690美元,不到半年暴涨了50%。



    国内有关部门也发现了,国际金属期货交易市场上的不正常,立刻要求国内相关企业,报告卖出锌期货的情况。



    但株冶,竟然选择了隐匿不报。



    主管部门怒了,责成他们马上查清交易数量,然后进京当面汇报。



    都这样了,株冶还不说实话呢,最后只报了个十七万吨糊弄事。



    有关部门一看,“哦,才这么点”,这对于年产量三十万吨的株冶来说,也不算个什么事。



    因此,有关部门就责成有色金属进出口公司,按照株冶上报的、十七万吨的锌期货合约头寸,进行了预案调整。



    这特么的,就因为株冶撒谎,他们自己作死不算,结果连带着国家也给一起坑了进去!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在交割日期临近时,国际期货交易市场上的锌期货,已经涨到了1800多美元一吨。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现价交割,那株冶在每吨锌锭的损失上,将会高达七百多美元。



    四十五万吨,那就是三亿多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二十五个多亿,他们拿什么来赔?



    此时的株冶,对于即将交割的期货合约,已无力追加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